教师个人主页

汤奇荣

  • 教授
  • 教师英文名称: Qirong TANG
  • 教师拼音名称: TANG Qirong
  • 电子邮箱:
  • 职务: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
  • 学历: 博士研究生毕业
  • 学位: 工学博士学位
  • 主要任职: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、中德博士生院院长、中德学部副主任(兼)
  • 其他任职: qirong.tang@outlook.com ; https://mefaculty.tongji.edu.cn/info/1296/3234.htm
  • 毕业院校: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
  • 学科:机械工程
    机械

访问量:0000019036

开通时间:..

最后更新时间:..

个人简介

汤奇荣,德国机械工程博士,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(学院第一位)、博导(机械电子学科,机器人、人工智能方向);中国空间站某系统参研者、集群机器人技术领域专家。 某基础科研计划首席科学家、国家某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、课题总指挥;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。


汤奇荣教授担任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(2017-2022),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(2020 - 至今),(2022 - 至今)担任中德学院副院长、中德博士生院院长、中德学部副主任(兼)。


汤奇荣教授是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、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,上海市浦江学者,国际机构学和机器科学联合会青年学者奖获得者,德国CGME“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”特聘专家称号(连续五届),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一等奖等奖项的获得者。多年在德国求学、工作,曾在德国宇航中心、美国CMU机器人中心进行访问学者工作。


汤教授是中国载人登月工程某专家组成员,ZF人工智能专业组、某机制责任专家,某人工智能应用装备专业组专家,以及多个BZ部门的特聘专家;是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创导师,第七、第八届国际群体智能大会组委会成员、机器人分会主席,第九届国际群体智能大会组委会成员、机器人分会主席、组织主席;是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、常委,多域态势感知与认知专委;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制造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副主任;某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;特种重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;机械工业航空大型复杂薄壁构件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委员; 中国自动化学会“机器人智能”专委,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组委及“群体智能与群体机器人”分会召集人。近年来发表学术论著120余篇,申请/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。此外他还担任机器人领域内多家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和30余家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评审员。


2014年回国后,汤奇荣教授创建并开始领导同济大学机器人技术与多体系统实验室(学院第一个专门研究机器人技术、尤其是硬工机器人与无人系统装备、AI的团队),于2021年升级组建并带领智能无人装备团队。目前团队有教授2位,副教授2位,特聘研究员2位,助理教授1位,科研助理教师3位,实验员若干名,硕博生等60余位,团队成员获省部级及以上人才5人次。


团队主要从事复杂极端使役条件下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,包括:(1) 群体智能与群体机器人,低成本智能反集群技术;(2) 空间在轨机器人及其目标识别与集群抓捕技术;(3) 在轨集群服役机器人;(4)载人登月及其集群机器人系统;(5)月-火-木 星表及太阳系边缘的机器人探测;(6)水下特种机器人及其灵巧作业 等。


过去十年共开发各式机器人及其组成的软硬件系统24款(台)。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。

    联系:qirong.tang@outlook.com

    实验室主页: http://robotics-tongji.org/


教育经历

[1] 2008.10 -- 2012.9
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      机械工程       博士研究生毕业       工学博士学位

[2] 2006.9 -- 2008.7
哈尔滨工业大学       机械电子工程       硕士研究生毕业       工学硕士学位

[3] 2002.9 -- 2006.7
哈尔滨工业大学      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      大学本科毕业       工学学士学位

工作经历

[1] 2014.10 -- 至今
同济大学     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      教学与科研

[2] 2012.10 -- 2014.9
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     机器人技术团队负责人      教学与科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