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背景:
2016-2019年 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文学博士(导师周裕锴教授)
2013-2016年 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文学硕士(导师周裕锴教授)
2008-2012年 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(基地班) 文学学士
工作履历:
2019年7月-2022年6月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历史学博士后(导师谢湜教授)
2022年7月-至今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
研究领域:
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古代艺术理论、文学与绘画的交叉研究
研究项目:
1. 主持“画学影响下的宋诗新变研究”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在研
2. 主持“诗画互文:宋元‘荒寒’艺境的生成与嬗变研究”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,已结项
3. 主持“宋诗中的画事与画境研究”,同济大学原创探索项目,已结项
4. 参与“魏晋南北朝地志与诗赋演变的关系研究”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,在研
学术著作:
1. 《幻影与枯境:宋代文人审美与诗画艺术研究》,巴蜀书社,2020年
2. 《黄庭坚晚期创作理论研究》(合著,一作),巴蜀书社,2019年
学术论文:
1. 《论画及事:宋代“画本事”的阐释方式与艺术功能》,《文艺研究》2025年第5期。
2. 《宋人对柳宗元枯淡风格的推崇与画意提炼》,《新宋学》2023年第12辑。
3. 《从“诗画互文”角度探讨宋代艺境的生成与嬗变——以苏门木石绘画为中心》,《中国美学研究》2023年第2辑。
4. 《论清代文学中的“读画”及其经典化》,《新疆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2期。
5. 《宋代的画史诗及其意义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22年第2辑。
6. 《论宋代小景画的诗意与小景诗的意义》,《文学遗产》2021年第5期。
7. 《咏“影”与水墨画的联通——兼谈宋人“画如影”的审美意趣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1年第5期。
8. 《“枯”趣味的宋型审美与诗画艺术论略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
9. 《宋人对世界的实用性观照与诗歌制作新方式》,《新国学》2021年第20卷。
10. 《画可以群:从合画角度考察中国画的交际性》,《中国美术研究》2018年第4辑。
11. 《本文·本事·故事:苏轼<卜算子>本事的接受史考察》,《人文论丛》2018年第30辑。
12. 《胡适对黄庭坚白话诗人身份的确认与阐释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2017年第9期。